7月3日,國家知識產權局發布的口審公告顯示,小米近期對華為名稱為“一種鎖屏方法及移動終端”的專利發起了無效宣告請求,將于7月21日進行口審。除了該專利之外,小米還對華為發起了其他三項專利的無效申請。
(資料圖片)
圖片來源:國家知識產權局口審公告截屏
專利口審是什么
據了解,專利口審是發明訴訟中的一種方式,無效方和被無效方在法庭上口頭闡述自己的觀點和自己專利有效的理由。
具體的來說是無效方向被無效方提出要無效其專利,而啟動無效訴訟程序。被無效方則做出答辯的行為,該行為是通過雙方代表在法庭陳述辯論來實現的。
這四項專利是什么
一直以來,小米與華為之間的專利糾紛持續進行。
今年3月1日,據中國知識產權報第02版刊發的《重大專利侵權糾紛行政裁決受理公告》信息顯示,華為已經起訴小米四項專利侵權。
此次,小米發起無效請求的“ZL201810188201.7”專利的名稱為“一種鎖屏方法及移動終端”。
該專利包括:接收用戶點亮移動終端屏幕的指令,點亮所述移動終端的屏幕;在鎖屏狀態下,從所述移動終端存儲的本地圖片中調用第一圖片替換預設鎖屏背景,其中,所述第一圖片由用戶下載或拍攝得到,或者由服務器根據用戶的喜好推送給所述移動終端。
本發明實施例還公開了一種移動終端。采用本發明,可實現在鎖屏狀態下鎖屏背景的自動切換,用戶只要點亮屏幕即可以看到新的鎖屏背景,從而提高了鎖屏背景的變化性以及切換效率,提升了用戶對鎖屏的新鮮感。
除了此專利之外,小米還對華為發起無效申請的其他三項專利分別是:
國知保裁字〔2023〕1號:專利號ZL201110269715.3,發明名稱“發送控制信令的方法和裝置”;
國知保裁字〔2023〕2號:專利號ZL201010137731.2,發明名稱“載波聚合時反饋ACK/NACK信息的方法、基站和用戶設備”;
國知保裁字〔2023〕3號:專利號ZL201380073251.6,發明名稱“一種獲取全景圖像的方法及終端”。
從專利內容來看,1號和2號案件涉及4G/LTE技術,屬于標準必要專利SEP。另外兩個案件涉及手機照相和解鎖技術,屬于非SEP專利。
小米發起反擊
可以說,小米對華為四項專利發起的無效宣告請求,是小米的反擊。
今年2月,國家知識產權報第02版刊發的《重大專利侵權糾紛行政裁決受理公告》所公布的信息顯示,2023 年1月17日,國家知識產權局受理了華為公司提出的被請求人小米公司侵犯其四項中國專利的案件。
對此,小米方面當時回應稱:“雙方就專利許可在積極談判;我國的知識產權保護制度提供了多元化的解決機制,包括行政和司法調解,通過第三方的調解機制解決許可問題是行業慣例;華為和小米雙方均認為知識產權許可和合作有利于促進創新和公眾利益,并認為調解是幫助達成許可的一種有效渠道。雙方在繼續積極談判的同時,尋求利用多元化的調解機制,協助雙方達成協議。”
華為為何發起專利戰
1.專利技術的保護
專利是企業重要的知識產權以及無形資產之一,也是企業賴以生存發展的重要研發技術。
華為作為行業內的領頭企業,擁有大量的專利技術,這些技術資產是企業的核心競爭力。專利技術的保護不僅是保護企業自身的利益,也是中國企業在國際市場上維護自身聲譽的重要舉措。
2.競爭加劇
2019年,小米曾超越華為成為中國市場的第一大手機品牌,華為在國內市場的份額一度下降,而其在全球范圍內的市場份額也面臨著一定的壓力。
華為起訴小米侵權背后,體現了其對國內市場的重視,也反映了國內市場激烈的競爭力。
3.保護自身護城河
相比小米,華為一直強調技術創新,自主研發和核心技術的重要性。而小米則更傾向于市場營銷和價格戰。
華為在5G技術領域上占有一定的領先地位,小米在這方面仍處于探索階段。5G技術被認為是未來通信產業的發展方向,因此華為等企業需要保護自己在這個領域的技術優勢。
4.政策的影響
近年來,中國的對外開放政策正在逐步加強,同時也鼓勵國內企業向國際進軍。另一方面,政府也在加強知識產權保護力度,鼓勵企業在知識產權方面積極申請專利,并維護自己的知識產權。
華為作為中國的龍頭企業,發揮了先鋒作用,積極維護自己的專利權益,也為其他國內企業樹立了榜樣,促進企業之間進行公平競爭。
上一篇:7月6日 9:49分 新致軟件(688590)股價快速拉升
下一篇:最后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