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
封面新聞記者 李雨心 攝影 楊濤 實習生 王邵佳
“對弱者的同情,對無助者伸出溫暖的手,是杜甫民胞精神的最大特色。杜甫一生很少過上安定的日子,更談不上富庶的生活,但他一生又時時刻刻關心著那些比他更為不幸的人,并盡其可能予以最大的幫助……”
4月26日,西南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中國杜甫研究會會長劉明華走進位于天府人文藝術圖書館的報告廳,穿越時空與“詩圣”杜甫相遇。當天下午,“名人大講堂”正式迎來“杜甫文化季”的首場講座,劉明華以《杜甫的民胞物與情懷》為題,帶領到場的觀眾一同,走進了杜甫廣闊的一生,了解他的人道主義精神,對人民生存權利的關心。
講座現(xiàn)場,劉明華分別從身受感同的推己及人、具體民胞物與情懷以及寬容的悲憫者三個方面來帶領大家領略了杜甫偉大的人格力量。在劉明華看來,杜甫的人道主義精神是他成為“詩圣”的一個重要因素,同時杜甫的“民胞物與”情懷在中國古代詩人中是最突出的。“他是以人類命運為出發(fā)點,兼愛一切人,同情一切遭遇不幸的人。”
精彩的講座不僅在線下讓觀眾受益匪淺,而且在網絡中吸引了眾多網友的觀看。據悉,當日的【名人大講堂?|杜甫的民胞物與情懷】直播,在封面新聞全平臺的觀看量共計為178.2萬。其中在封面新聞客戶端的觀看量達到115.6萬。在封面新聞微博、封面新聞視頻微博、鳳凰網、新浪網、視頻號、抖音、快手、手機百度觀看量62.6萬。
此外,該場講座還在在川觀新聞客戶端首屏呈現(xiàn)并全網推送,四川在線網站同步發(fā)布,客戶端、網站觀看量累計16.3萬。同時,直播在川觀新聞視頻號、四川日報視頻號、四川發(fā)布客戶端、四川觀察客戶端累計觀看人數達到了9.1萬。據數據統(tǒng)計,全網共計203.6萬網友觀看了本場直播。
名人大講堂在2022年迎來全新升級,首次設置“主題季”的方式,以每期超百萬的網絡觀看量,保持著居高不下的熱度。如今,名人大講堂正式迎來“杜甫文化季”,首場講座超200萬的直播觀看量也側面反映了活動的火熱。接下來,名人大講堂還將陸續(xù)邀請多位名家解讀多面杜甫,讓更多的人走進這位詩圣的內心世界以及他書寫的不朽成就。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