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自:中國經濟時報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數智講堂 趙祚翔 羅璨
近期,隨著AIGC(生成式人工智能)技術突飛猛進,帶動全球一眾科技巨頭聚焦AI大語言模型產品開發,推動數據、算力、算法持續加力發展,正在為一度風生水起的元宇宙產業帶來新一輪發展契機和關注。
尤其是,我國一些地方政府正在積極布局元宇宙產業。各界開始對元宇宙與實體產業融合發展,涌現出的一系列新模式、新業態給予關注,并引發對元宇宙產業政策與發展路徑的思考。
多地政府超前布局元宇宙產業
近兩年來,隨著國家層面推動元宇宙相關行業發展政策日漸清晰,各地也紛紛加快出臺元宇宙產業政策,搶占元宇宙產業布局先機。除北上廣深一線城市在元宇宙布局上保持領先地位外,長三角地區的城市也在加緊布局元宇宙產業賽道,助力區域數字經濟發展,相比之下中西部城市相對于東部沿海地區城市布局發展相對滯后。
元宇宙技術可以對工業制造業、服務業等行業產生重塑效應。通過AR/VR及人工智能技術,5G的低延遲網絡可以實現元宇宙工業制造業的變革,在元宇宙工業制造業中形成智能管理網絡。智能管理網絡涉及到開發、管理、制造、物流等各個環節,提升了元宇宙工業制造業的處理效率,進而促使元宇宙工業產業內部深度融合,產生重塑效應。
元宇宙服務業下的新型智能化現代服務業體現服務業的發展趨勢。新型智能化服務業的發展既包括對傳統服務業的改造升級,也包含在新技術的催化下孕育出的新服務生態。
“元宇宙”這一概念讓人們看到了“下一代互聯網”演進的方向。各大互聯網企業逐漸達成共識,元宇宙或將是互聯網演進的終極形態,紛紛布局元宇宙賽道。
近年來,全國與元宇宙相關的企業總量持續快速增長。《中國元宇宙發展報告(2022)》顯示,我國元宇宙上下游產業產值超過4000億元,預測未來五年,國內元宇宙市場規模至少突破2000億元大關。隨著國內多地密集出臺涉及元宇宙產業的相關政策,元宇宙產業將進一步發展。
元宇宙產業發展須理順三對關系
對于未來元宇宙產業的發展,既要理性看待,也要積極引導、處理好三對關系。
一是政府與市場的關系:政府部門需要加強引導,激發市場主體創造力。
地方政府應加快對元宇宙產業導入和支持。鼓勵地方加快對元宇宙的產業規劃,出臺產業促進政策,組織產、學、研、用各方面力量解決元宇宙關鍵共性技術問題,讓元宇宙產業成為數字經濟增長的新引擎,構建從基礎研究、技術開發、產品設計、內容制作到應用服務的完整產業體系和生態圈,從而激發地方市場主體活力和社會創造力。
元宇宙本身是云計算、分布式存儲、物聯網、5G、區塊鏈等底層前沿數字技術集成創新與融合應用而成的,因此推動元宇宙的高速發展對底層新型基礎設施建設提出了更高要求。政府還應加大投資力度,推動以5G、區塊鏈、云計算、人工智能、AR等為代表的新型基礎設施建設。設立引導資金,吸引配套資金,帶動民間資本投向元宇宙底層新型基礎設施建設。
二是向虛與向實的關系:堅持以虛向實的發展導向,加快突破元宇宙核心技術。
元宇宙的核心技術是擴展現實、數字孿生和區塊鏈。擴展現實為人類提供基于感知的沉浸式體驗,數字孿生把現實中的實體裝備鏡像映射到虛擬空間,區塊鏈搭建虛擬世界的經濟體系。除此之外,大數據、云計算、物聯網、人工智能、腦機接口、網絡通信等都是元宇宙有效運行的重要保障。
中國在芯片、人工智能、計算機操作系統、通信等關鍵核心技術的研發方面始終“受制于人”,而實現元宇宙的長遠發展離不開這些關鍵核心技術的支持。所以未來元宇宙產業發展應夯實底層技術支撐能力,支持企業、科研院所、國家重點實驗室等創新機構,圍繞數字人技術路線及關鍵節點開展技術攻關,擇優推薦申報國家級重大專項,加強底層技術研發攻關。此外,還需加快共性技術平臺建設,布局高精度低延遲渲染云計算平臺、邊緣計算設施,結合5G等高性能通信網絡,提升數字人計算能力。對符合新型基礎設施支持政策的項目、產品給予一定額度資金支持。
三是規范與發展的關系:加強對元宇宙發展的監管和引導,規避潛在風險。
元宇宙帶來的虛實共存世界的法律、倫理、經濟問題尚不明確,加快對虛擬數字世界中社交、商貿、金融等方面的司法探索,出臺相關法律法規。面向元宇宙在工作生活民生領域應用范圍越來越廣的態勢,加強對元宇宙包含的資本運作方式、虛擬世界金融支付、信息安全等方面的監管和引導,規避潛在信息泄露、盜用等安全風險。總之既要引導鼓勵創投資本等進入元宇宙領域,加強政策儲備研究,努力形成良性競爭、有序發展,也要避免出現元宇宙概念泛化、過度炒作等現象,兼顧包容開放和風險防范。
(趙祚翔系中國科學院科技戰略咨詢研究院助理研究員;羅璨系中國高新區研究中心產業研究部研究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