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資料圖)
多元化發展的泵業隱形冠軍。公司1993 年以農業泵起家,后切入屏蔽泵市場成長為細分領域龍頭,旗下擁有“大元”和“新滬”兩大品牌,分別對應民用水泵和屏蔽泵兩大產品線,屏蔽泵下游主要包含(1)以壁柜爐、熱泵配套為主的家用屏蔽泵、(2)以應用于石油、化工行業為主的工業泵(3)應用于新能源汽車、儲能、數據機房等場景溫控的液冷泵。受益于下游的高景氣,公司2022 年實現營收16.8 億,同比+13%,歸母凈利潤+77%至2.6 億;2023Q1 營收同比+40%,歸母凈利潤同比+127%。
家用屏蔽泵:產品升級&產業機遇雙輪驅動,量價齊升有望保持較快增長。2022 年受益于節能泵&熱泵下游高景氣度實現量價齊升,家用屏蔽泵業務實現營收7.46 億,同比增長+34%,營收占比達到44%,未來幾年仍有望實現快速增長。我們認為家用屏蔽泵業務未來幾年的核心驅動因素為:1)歐洲熱泵產業加速發展,預計熱泵配套屏蔽泵銷量將持續保持快速增長。此外,隨著熱泵節能水泵產品技術門檻的進一步提高,先發企業在該領域的優勢地位將鞏固。2)全球“雙碳”目標為公司家用屏蔽泵板塊的下游應用領域帶來了顯著的積極變化和較強確定性的市場成長機遇,受益于前瞻性的產品布局及穩定的市場交付能力,公司節能泵業務保持快速增長。
民用泵:發力商泵,集中度有望提升。民用泵產品主要為潛水泵、陸上泵、井用泵,需求與宏觀經濟關聯度較大,增速中樞在10%左右,2022 年實現營收6.6 億,同比下滑7%,營收占比進一步降低至39%。我們認為未來該板塊的主要看點為:1)公司早年間商泵業務發展較緩,未來幾年公司將加大商用泵投入力度補齊短板,貢獻新的成長增量;2)隨著環保壓力增大、勞動力成本逐步退潮以及產品技術門檻提高,面臨成本側和需求側雙重壓力的中小泵業存在加速出清的可能,公司有望進一步提升自身份額。
工業屏蔽泵:國產替代正當時,保持快速成長。工業用屏蔽泵在我國發展起步較晚,但近年來我國泵企設計能力、加工精度與生產效率不斷提高,產品系列化和通用化程度不斷增強,存在明顯的國產替代趨勢。公司自2017 年首次進入中石化、中石油等大型央企的采購名單后,工業屏蔽泵業務快速發展,近五年公司工業屏蔽泵業務營收CAGR 約30%。目前已進入多家行業龍頭公司的供應體系。2022 年實現營收1.9 億,同比增長37%,營收占比提升至11%。
液冷泵:需求方興未艾,新興賽道極具潛力。在儲能、數據中心、新能源車等領域核心發熱部件發熱量幾何式提升的背景下,液冷技術逐漸成為解決各場景溫控問題的主流技術之一,液冷泵可通過調節冷卻液流量來控制電池溫度,是液冷熱管理系統的不可缺少的核心零部件之一。公司是氫燃料電池液冷泵龍頭,在鋰動力電車、儲能、數據中心等后發領域已有相關產品儲備,儲能方面已實現小批量訂單落地,數據中心方面產品已進入量產階段,2022 年公司在液冷領域營收達4000 萬元,新興賽道潛力充足。
投資建議:預計公司2023-2025 年營收分別為20.1/23.8/27.8 億元,同比增長19.6%/18.4%/16.8%;歸母凈利潤3.4/4.1/4.8 億元,同比增長32.0%/18.3%/18.5%,對應當前市值14/12/10 倍。首次覆蓋,給予“推薦”評級。
風險提示:公司銷量增速低于預期,原材料價格上漲,匯率波動風險。
上一篇:電腦怎么設置桌面備忘錄 如何電腦桌面設置備忘錄|今日熱聞
下一篇:最后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