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為深入實施“黨建聚合力創新項目”,緊扣縣委鄉村振興“123456”發展思路,錨定抓基層黨建促鄉村振興示范鎮目標,全面落實黨建工作“抓基層、強基礎、固基本”要求,長沙縣路口鎮在去年“金色稻穗”黨建聯盟的基礎上,按照村(居)民代表聯系服務群眾機制和“一月一課一片一實踐”活動要求,創新推出黨群連心“路路通”工程 ,以“組織力度”提升“建設速度”,凝聚起“創建國家農業產業強鎮爭當鄉村全面振興標桿”強大合力。
紅網時刻新聞通訊員周維 長沙報道
她是一名年輕黨員,多年來,她時刻牢記著黨員身份,將“為群眾服務”貫穿在生活的方方面面,深入聯系群眾,積極獻計獻策,特別是她被推選擔任居民代表后,她更覺得責任在肩,使命在心……她就是長沙縣路口鎮人大代表、龍泉社區剛木組多年婦女組長湯舟。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湯舟(右二)與村民談心
化身“記錄員”,深入群眾解民憂
她是群眾眼中的“萬事通”,把群眾的大小事都裝在心里,為群眾排憂解難。“湯舟妹子,今天又坐一坐啊,有什么好事咯?”“陳娭毑,沒事咧,就是來看看你,有什么要我幫忙不?”……自開展村(居)民代表聯系服務群眾工作以來,湯舟的身影更頻繁地出現在了群眾的家中,不等群眾找上門,親自去找群眾,是她服務群眾的理念。遇到鄰居有什么問題,能自己幫助解決的,她總是迅速行動,耐心為大家服務,不能解決的,立即向龍泉社區村委反映,及時跟進。積極調處組上農村矛盾糾紛,有實際解決群眾的“疙瘩事”。有困難,有問題,找湯舟,這已經成了剛木組群眾的共識。
化身“快遞員”,上門送物暖民心
“辛苦你給我送來,還得麻煩你幫助我安裝,真是太感謝了。”龍泉社區村居民代表湯舟下班后將收到的快遞包裹送到村民家中,并幫忙安裝衣架,村民連連道謝。
湯舟所在的剛木組離集鎮快遞驛站較遠,村民收取快遞不方便。湯舟發現很多老年人、低保戶沒有車,很多時候都是徒步去接取快遞。于是她主動在剛木組群里發布公告,只要有人需要接快遞就把信息發在群里,每天她下班就把快遞取回來并送到村民手中。她的后備箱總是滿滿當當地放著村民的洗衣液、熱水壺、鞋子等包裹。“幫助鄰里,是一個留守在村里年輕人應該做的。”她經常這樣說。
除了日常的快遞幫送,湯舟的細膩和善良也深深刻在骨子里。她會定期探望困難戶,為他們送上米、油等生活必需品;當她得知社區有“兩癌”免費篩查的政策,就立馬帶著她所聯系的殘疾人鄧良英前往醫院做相應的檢查;當發現村組道路有需要清掃的地方,她會帶著自己的孩子加入志愿服務的隊伍,共同維護好家園的干凈整潔。她就是這樣踏踏實實地把自己做承擔的責任和對群眾的愛,一點一滴化為行動,溫暖眾人心。
化身“代繳員”,心系群眾保民生
現在是網絡科技發達的時代,很多老年人不知在智能手機上如何操作繳納手機費、電費和水費,只要村民打電話告知她,她都能按時地為居民提供服務。在前段時間的醫保收繳工作收尾時,她得知自己組上還有部分群眾在未繳納的情況后,主動打電話提醒未繳納群眾參保,用通俗易懂的語言,耐心介紹醫保報銷、參保人員的切身利益相關政策,號召廣大群眾給自己添一份保障,給家庭增添一份安心。同時響應號召,積極當醫保“代繳員”,最終她們組農戶實現了95%的參保率。
服務無止境,奉獻在基層。湯舟將代表職責融入生活之中,真心真意為村民干實事、解難題,努力當好群眾的貼心人,成為居民心中“最信任的人”。群眾無小事,枝葉總關情。湯舟的行動是路口鎮龍泉社區村(居)民代表服務群眾的生動縮影。接下來,龍泉社區將加強對村(居)民代表的培訓,加強典型的宣傳,以專業化的分類培訓切實提高村(居)民代表的履職能力,以榜樣的力量輻射帶動更多像湯舟一樣的“貼心人”。
上一篇:環球微頭條丨A股下午盤異動版塊實時追蹤:數據要素板塊走強
下一篇:最后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