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通常根據親代與子代所表現出的性狀判斷:具有一對相對性狀的親本雜交,若子代只表現出一個親本的性狀,則這一性狀為顯性;若子代同時表現出兩個親本的性狀,則根據現有條件無法直接判斷,可用假設法予以判斷。
2、即假設(假設1)某一親本的性狀為顯性(隱性),按照假設的條件去推算,若與事實不符合,則假設1不成立,可判斷出親本的顯隱性;若與事實相符,應再假設(假設2)另一親本的性狀為顯性(隱性),按照假設的條件去推算是否與事實相符,若與事實不符。
(資料圖片)
3、說明最初的假設(即假設1)成立。
4、如果也與事實相符,則無法判斷顯隱性,可再設計實驗予以確認。
5、隱性性狀當兩個具有相對性狀的純合親本雜交時,子一代未出現的一個親本性狀。
6、孟德爾把在F1中表現出來的親本性狀叫顯性性狀。
7、孟德爾在雜交實驗中,無論用白花作父本,紅花作母本,還是用紅花作父本,白花作母本,子一代植株全部開紅花,沒有白花或其它顏色的花。
8、紅花相對于白花來說,紅花是個顯性性狀,因為紅花在子一代中顯現出來。
9、遺傳學部分是高中生物學科的重點和難點,也是歷年高考重點考查的內容,在近幾年的高考試題中多次考查到顯隱性性狀的判斷問題。
10、以上內容參考百度百科-隱性性狀。
本文就為大家分享到這里,希望小伙伴們會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