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財經法蘭克福5月6日電(記者 邵莉)5日,歐洲斯托克銀行指數大漲逾3%。分析人士指出,歐元區銀行在資本充足、商業模式以及監管標準一致性方面優于美國同業,但銀行業危機遠未結束,歐洲銀行業仍面臨諸多挑戰。
隨著美國地區銀行股止跌反彈,歐洲斯托克銀行指數周五以3.14%的漲幅報收。這也是自3月美國硅谷銀行危機爆發以來該股指取得的第三大單日漲幅。盡管如此,這一股指在過去五個交易日仍跌超3%。
梅茨勒資產管理公司可持續投資辦公室近日對179家美國上市銀行和47家歐洲上市銀行的管理質量進行的比較研究顯示,美國銀行在高管的風險管理知識經驗、長期銀行管理經驗以及股東對高管任命的否定投票權三個方面較歐洲銀行暴露出更多弱點。
(資料圖)
研究表明,樣本中53%的美國銀行在以上三個指標中至少有兩個都存在明顯不足,硅谷、簽名和第一共和銀行等已經破產或被接管的銀行均在此列。相比之下,歐洲銀行此項比例僅為11%。
在專家看來,美國銀行在管理方面的差距與歐美銀行業監管差異有關。比如,歐洲中央銀行的監管機構比美國銀行監管當局更重視對銀行董事會成員的資格審核,有時甚至會出現否決相關候選人的情況。而在美國,銀行董事會成員均不擁有風險管理經驗的情況更普遍。
美聯儲也承認,監管部門雖然注意到硅谷銀行在風險管理方面存在缺陷,但既沒有正確評估風險,也沒有采取果斷行動。
此外,歐洲對小型和大型金融機構的監管規則和標準相對統一,美國則存在明顯差異。
普華永道的監管專家介紹說,美國地區中小信貸機構主要由各州監管,每個州都可以自行制定某些銀行監管法規,而且執行標準也有很大差異。歐洲央行不僅直接對大型銀行進行監管,還可以通過各國監管部門對小型機構的監管提出一定的要求。在這方面,美聯儲對各州監管當局的影響力相對較小。
歐盟監管機構還對銀行進行了利率沖擊壓力測試。雖然歐元區迄今為止沒有發生類似美國的銀行業危機,但銀行股價卻不能幸免。事實上,截至周五收盤硅谷銀行危機爆發以來,歐洲斯托克銀行指數仍有約13%跌幅尚未收復。
歐洲央行副行長路易斯·德金多斯周四再次發聲捍衛歐洲銀行業的抗風險能力,稱資本水平、流動性和流動資產質量決定歐洲銀行更具韌性。但他同時表示,歐洲銀行沒有自滿的余地,因為銀行擠兌可能猝不及防。
投資銀行咨詢公司Evercore ISI的副董事長Krishna Guha指出,得益于互聯網技術進步,現階段擠兌造成銀行倒閉的迅速遠遠快于2008年金融危機時期。
由于擠提存款,硅谷銀行幾天就倒閉了,全球重要的系統性銀行瑞士信貸也沒有堅持更長的時間。
專家指出,與美國銀行一樣,歐洲銀行在超低利率時期購入的資產(政府債券、固定利率抵押貸款)在利率飆升時,也存在巨大的賬面損失。鑒于歐洲央行仍在加息,歐洲銀行出現利率風險的可能性仍然很高。
法國央行行長弗朗索瓦·德加洛周五表示,盡管歐洲央行在加息抗擊通脹方面已取得很大進展,但可能還會進一步加息。他預計歐洲區將在2025年之前將通脹率推回2%的目標位。
Krishna Guha表示,一旦出現銀行倒閉,歐洲的處境更糟。由于未能完成銀行業聯盟組建,歐元區至今沒有共同的存款保險基金,存款保險補償標準也大大低于美國,而且也不太可能效仿美國為所有儲戶提供存款保障,這增加了銀行危機可能重新引發主權債務危機“惡性循環”的風險。
歐洲銀行股未能全面彌補此前的全部損失表明,投資者認為銀行風險在歐洲同樣存在。即使不發生銀行危機,銀行業的利潤也會隨著融資成本的上升而減少。歐洲央行最新的銀行貸款調查表明更多的銀行正在進一步收緊信貸。
編輯:劉潤榕
聲明:新華財經為新華社承建的國家金融信息平臺。任何情況下,本平臺所發布的信息均不構成投資建議。
上一篇:巖土工程勘察兼職_巖土工程勘察
下一篇:最后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