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片)
大眾網記者 李金珊 報道
山東省臨沭縣聚焦物業領域“大小事”、群眾關心的“關鍵事”,堅持問題導向、系統觀念,通過化解職責分工爭議、暢通訴求解決渠道、強化履職跟蹤問效,探索出物業治理“職通民聲”新路徑。今年上半年,臨沭縣物業管理類工單問題解決率同比上升27.92%,群眾滿意率同比上升25.64%。
依職定責,實現部門履職“分合有據”。編制“一本手冊”,實現履職清單化。通過對12345熱線工單、“鄉呼縣應”平臺中上萬條訴求案例進行分析,圍繞解決物業領域推諉扯皮、履職不暢等問題,創新編制《“職通民聲”—臨沭縣部門聯動履職工作指導手冊(物業篇)》,引用法律條文278項,規范性文件137份,逐項明確物業領域5大類46項群眾訴求“由誰干、干什么、怎么干、怎么配合干”問題。同時,按年度、分領域更新指導手冊內容和篇目,系統化地將基層治理的“問題清單”變成群眾滿意的“成果清單”。剖析“一類案例”,提升履職精準度。聚焦車輛停放、私搭亂建等易發多發問題,梳理形成20個部門聯動履職案例,每個案例都明確部門履職依據和職責邊界。通過以案釋法、以例說法,將抽象的法律條文具體化、生動化,既推動物業領域“類似問題類似解決”,又提高部門履職的規范性和精準度。規范“一套流程”,增強履職實效性。聚焦電梯等特種設備管護、物業捆綁收費、飼養動物等20個物業領域常見訴求,繪制工作流程圖,明確各主辦單位、協辦單位、聯動單位工作職責,對每一道程序、每一個環節予以明確規范,為群眾訴求辦理精準“導航”,初步形成“照單履職、看圖辦事”的精細化履職體系。
上下聯動,實現訴求解決“三級聯辦”。發揮社區網格“崗前哨”作用,推進“未訴先辦”。依托社區“微網格”,發揮社區“兩委”干部、網格員、物業服務企業等各方主體作用,對照物業領域部門聯動履職清單和典型案例,推進社區內簡單糾紛類問題“未訴先辦”。上半年,212個社區“微網格”內部解決各類問題訴求6000余件。推進部門職責下沉街道,確保“事有所辦”。落實“社區街道吹哨、部門單位報到”工作機制,推進部門職責下沉街道(社區),公開相關職能部門職責和工作人員聯系電話,方便群眾直接反映解決問題,破解街道(社區)出現問題不知道該找誰的難題。目前已有公安、市場監管、綜合執法等5個部門下沉工作職責20項,配備工作人員306名,處理“社區吹哨、部門報到”工單260余項。健全協同配合工作機制,實現“條塊聯辦”。整合16個部門單位物業領域職責事項,結合《縣鄉“屬地管理”事項主體責任和配合責任清單》,編制物業領域5大類46項“一件事”聯動聯辦事項清單,細化投訴舉報受理、案件移送、信息共享機制,將“多部門、多流程”整合為“一件事、聯動辦”。建立職責分工協調聯席會議制度,對于職責主體不明確、事權不清晰,無法通過聯動機制解決的爭議事項,隨時召開聯席會議研究解決。
跟蹤問效,實現權力運行“規范有序”。完善物業管理日常考核機制。嚴格落實物業領域相關職能部門的監管責任和街道屬地管理責任,將物業管理工作納入全縣高質量發展綜合績效考核內容。完善獎優罰劣機制,優化考核辦法,每半個月對12345·臨沭首發物業管理類訴求處理情況進行排名、通報、督導,工作不力的由縣委進行約談,“上電視”表態,倒逼各級真化解訴求、化解真訴求。開展物業領域職能運行專項監管。把物業領域部門履職情況和協同配合情況納入機關職能運行監管內容,細化照單履職、協作配合、群眾評價等15項監管指標,增加主動履職正面加分項和不主動履職、群眾消極評價等負面減分項。每月通報職能部門主動履職事例,作為年底開展“主要職能運行成效”考評的重要依據,激勵部門單位靠前一步、履職盡責、擔當作為。強化物業領域作風問題專項監督。緊盯物業領域群眾身邊腐敗和作風問題開展專項監督,重點對重復件、延期件、多部門推諉件、回復不滿意件開展監督檢查,對監督檢查中發現的不作為、慢作為、冷作為等問題,談話提醒相關職能部門單位負責人,提出整改建議,明確整改責任,轉變工作作風。
上一篇:《逆水寒手游》傘中學問一怎么做 人間任務傘中學問一任務攻略
下一篇:最后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