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國家能源局組織召開2023年大力提升油氣勘探開發力度工作推進會,系統總結大力提升油氣勘探開發力度,五年來的工作進展和經驗,深入分析當前面臨的形勢,研究部署下一步工作。
中國石油,深入貫徹落實會議精神,未來將繼續積極落實新一輪找礦突破戰略行動,立足加大國內油氣資源勘探開發和增儲上產力度,充分發揮能源保供“頂梁柱”作用。
本次會議指出,這五年來,原油年產量由1.89億噸增長至2.05億噸,天然氣年產量由1602億立方米增長至2201億立方米。“深地”資源加快增儲上產,塔里木油田富滿油田等取得重要突破,發現規模優質儲量。以大慶油田為代表的老油氣田,不斷突破開發極限,保持產量硬穩定。2022年,我國油氣自給保障率同比提升約2個百分點,其中原油自給保障率從27.8%提升至28.8%,天然氣自給保障率從55.7%提升至近60%。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除了上述會議當中所提到的富滿油田增儲上產、大慶油田保持產量硬穩定外,中國石油還有多座油氣田成為增儲上產的主力軍,新增儲量規模達到“大型”。
上月,自然資源部在例行新聞發布會上,發布2022年度全國礦產資源儲量統計數據。
數據顯示:2022年度有3個油氣田新增石油儲量規模達到大型,其中塔里木油田的富滿油田,華北油田的巴彥油田上榜。
6個油氣田新增天然氣儲量規模達到大型,其中西南油氣田的天府氣田、蓬萊氣田,長慶油田的蘇里格氣田、青石峁氣田入列。
塔克拉瑪干沙漠腹地,我國最大超深油田富滿油田井架林立,向地下超深層挺進 譚輝/攝
塔里木油田富滿油田地處塔克拉瑪干沙漠腹地,是我國最大的超深海相斷控型碳酸鹽巖油氣田,油氣資源量超10億噸。該油田自2013年發現以來,共打出9口日產千噸井,累計生產油氣超1200萬噸,是我國在7500米以深建成的規模最大、開發效益最好、上產速度最快的油田,入選2021年度“央企十大超級工程”。2023年2月,富滿油田500萬噸產能建設工程開工,將推動富滿油田快速建產大幅上產,支撐2025年建成年產油氣當量500萬噸的大油田。
巴彥油田興華11區塊開發先導試驗正在鉆探施工,以及正在作業的37號、38號鉆井平臺 王立強/攝
地處河套盆地的華北油田巴彥油田,2022年新鉆井一百余口,興華11區塊、興華12區塊新增規模探明儲量,實現巴彥油田連續兩年上交規模探明儲量,已建成為內蒙古西部地區最大整裝砂巖油藏。截至目前,巴彥油田日均產油3000噸以上,建成內蒙古西部首個百萬噸油田。
蘇里格氣田第六天然氣處理廠廠區 周建云/攝
位于鄂爾多斯盆地的長慶油田蘇里格氣田,是目前我國陸上探明儲量規模最大的整裝氣田。2022年,該氣田實現多項歷史性突破:日產天然氣首次突破1億立方米,年產天然氣超過300億立方米,累計生產天然氣突破3000億立方米。
青石峁氣田各項工作正在有序開展 杜青瀟/攝
地處鄂爾多斯盆地西緣的青石峁氣田是寧夏首個千億立方米大氣田,也是長慶油田第8個千億立方米大氣田。該氣田的誕生,結束了寧夏地區“有油無氣”的歷史,對深化鄂爾多斯盆地致密氣藏勘探開發具有重要意義。目前,長慶油田正在加快青石峁氣田生產建設步伐,力爭實現寧夏地區油氣勘探的規模性、實質性突破,為長慶油田6500萬噸之上再攀新高峰提供有力支撐。
蓬萊氣田東壩1井 劉強/攝
西南油氣田天府氣田地處四川盆地中西部,是我國陸相淺層大型多期次河控型砂巖氣田,油氣資源量超5萬億方。目前,該氣田日產氣達800萬立方米,預計今年產氣量達30億立方米以上。蓬萊氣田通過探井試采已建成產能3.7億立方米,目前日產氣約125萬立方米。
本次會議強調,作為世界最大的能源消費國,如何挖掘增產增供潛力,有效保障國家能源安全,始終是我國能源發展的首要任務。我國能源發展處于加快規劃建設新型能源體系的新階段,油氣資源是不可或缺的重要組成部分,是當前及未來較長時間需要筑牢的能源安全底線。要清醒認識肩負的重大政治責任,立足國內,千方百計增強油氣自主供應能力。
中國石油持續深入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決策部署,“深入推進能源革命”“加大油氣資源勘探開發和增儲上產力度”,勇擔“能源保供頂梁柱”使命,不斷挖掘增產增供潛力,為保障國家能源安全筑牢能源安全底線,貢獻石油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