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
近年來,無為市始終堅持引導扶持中小企業走“專精特新”發展之路,專精特新企業影響力穩步提升。2023年1-5月,該市49家省級專精特新企業實現產值88.0億元,上繳稅金2.8億元,專精特新企業以占規上企業18%的數量,貢獻了規上企業產值的35%,稅金的30%,是名副其實的中堅力量。
延伸培育廣度。建立“企業培育庫”,形成“創新型中小企業→省專精特新企業→省專精特新冠軍企業→國家級小巨人企業→國家級單項冠軍企業”梯度培育體系,培育新的“專精特新”企業,拓展產業類型,實現一二三產全覆蓋發展。
拓展“專”業深度。聚焦主業,全面提升企業核心競爭力勢。華宇電纜依研制深海潛航器專用線纜,彌補國內深海電纜縱向水密封技術關鍵短板,成長為艦船電纜領跑企業;華菱電纜研發制造出動車組超薄絕緣耐磨電纜,打破了國外同類產品的技術壟斷,解決了動車組控制系統信號傳輸的“卡脖子”局面,成為國內首批進口替代產品,在國內軌道交通電纜行業自主品牌中位居領先位置。
優化“精”益細度。聚焦工藝,提升企業精益化生產管理水平。49家專精特新企業中,有2家安徽省“網效之星”,3家省制造業和互聯網融合發展試點企業,3個省數字化車間,1個國家級綠色工廠。
打造“特”色亮度。聚焦品牌,加強產品特色建設。目前49家省級專精特新企業,共有136項高新技術產品,28項省級新產品,5項安徽工業精品,9件中國馳名商標。12家“省商標品牌示范企業”,6家“皖美品牌示范企業”
提升創“新”高度。聚焦研發,提升企業科技創新能力。49家企業中有44家高新技術企業,2家省技術創新示范企業,建有2個院士工作站,3個國家級博士后工作站,4個省級博士后工作站,7個省工程技術研究中心,27個省企業技術中心,6個CNAS實驗室,共有有效發明專利268項,6家省知識產權優勢企業,14次榮獲省專利獎。(趙利平)
上一篇:日本羽毛球公開賽:石宇奇晉級八強
下一篇:最后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