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底,鎮江首季經濟社會運行的各項數據紛紛出爐。其中兩組數據值得關注:一季度,鎮江市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5.1%,高出GDP增幅1個百分點;與此同時,鎮江市各地共開展校園招聘36場、人才集市34場,提供人才需求4.6萬人次,引進大專以上人才10125人。
(資料圖)
一組指向產業,一組指向人才,兩組頗具含金量的數據,讓經濟運行平穩開局的鎮江,有了“未來可期”的更大信心。“產業強市是鎮江的‘一號戰略’,人才‘鎮興’是鎮江市的重大行動,在疫情防控平穩轉段后的‘開局首季’,產業和人才方面都有不俗表現,既堅定了‘鎮江能行’的自信,更為下一步發展積蓄了強勁動能。”多位業內人士接受采訪時如是表示。
矢志產業強市,立足人才興市,產業與人才的同頻共振、相輔相成,是鎮江近年來著力構建的發展“大邏輯”。而個中努力和成效,很大程度上就體現在產業人才的創新工作中。
“做好產業人才的引進和培育工作,建設一支高素質的‘產業大軍’,首要之務是做強做大產業。只有產業大發展,才能為人才提供寬廣舞臺。”市工信局副局長朱明珠介紹,近年來,工信部門立足工業經濟高質量發展的主責主業,堅持創新驅動發展的思路理念,圍繞產業鏈部署創新鏈,圍繞創新鏈打造人才鏈,初步形成“用產業吸引人才,以人才帶動產業”的良好局面。
“產業強,人才聚”,已成為生動的鎮江實踐。隨著產業強市“一號戰略”落深落實,這兩年鎮江市產業人才集聚成效明顯。去年,市政協開展的“建設高素質產業大軍,推進產業強市”主題調研顯示,過去兩年鎮江市引進高層次領軍人才463人,引進大專以上人才10.6萬人,新增專業技術人員3.9萬人。“人聚鎮江,才享榮光”的城市宣言,有了越來越大的產業回響。
“四群八鏈”的培育打造,是產業強市“一號戰略”的重點。圍繞“四群八鏈”的人才引育,是挑戰更是機遇。以2022年鎮江市“金山英才”制造業領軍人才項目為例,40個項目最終入選,創歷史新高。這些項目全部屬于“四大產業集群”,屬于“八條重點產業鏈”的項目占比高達95.3%。“四群八鏈”已然成為“人聚鎮江”的重要載體。
不只是“量”的增加,“質”的提升也在“產才共振”。市工信局的監測顯示,近年來隨著“千企上云”“千企煥新”等行動實施,鎮江市工業企業和產業不斷轉型升級,“產業大軍”的素質也水漲船高。同時,為了集聚更多高素質產業人才,工信部門立足產業鏈、創新鏈、人才鏈“三鏈融合”,推動創新載體和人才載體“一體打造”。譬如培育認定承載技術人才的企業技術中心,去年,鎮江市共有21家企業被認定為省級企業技術中心,認定數量和申請通過率均創歷年最高。目前,鎮江市國家、省、市三級企業技術中心累計達347家。
人才帶動企業及產業發展的案例,不勝枚舉。江蘇超力電器總工郭中陽,是企業不可多得的高科技人才。這幾年,他帶領團隊專注于車輛熱泵空調的研發,并逐漸實現行業技術領跑。熱泵空調項目的研發不僅提升了企業核心競爭力,對鎮江市汽車及零部件產業邁向價值鏈高端,也能起到支撐引領作用。“一項新技術或一款新產品,如能帶動整條產業鏈發展,不僅是市場的成功,更是研發者的榮耀。”他說。
正在舉行的第三屆中國·鎮江國際菁英創業大賽,有望吸引400個以上人才項目參賽,其中市外、海外項目比例分別不低于60%和20%。而此前兩屆大賽,最終吸引近400個項目落戶鎮江市發展。30個三等獎以上獲獎項目中,21個在鎮落戶并成立公司,注冊資本合計2.35億元,去年共實現銷售收入6989萬元。
相對產業硬發展讓人才近悅遠來,高效優質的服務則更讓產業人才才盡其用。朱明珠告訴記者,當下的鎮江,無論工信部門還是人社部門都有這樣的理念:人才服務既是服務人才也是服務產業。由此涵養出的人才生態,實質是良好的發展生態。
產業人才的培養,是工信部門人才服務的核心內容之一。去年,市工信局實施“企業家精神與創新能力提升工程”,制定《鎮江市制造業產業人才培訓計劃》,采取“請進來+走出去”和“線上+線下”方式,開展各類培訓培育活動,先后培訓超過2000人次。今年以來,每月開展的“益企直播”線上公益培訓,在鎮江市企業中已爆紅出圈。精準的培訓打開了企業高管的思維,提升了產業人才的能力,為產業大發展賦能加油,讓創新創業者更有底氣。
堅定實施產業強市“一號戰略”,不斷實現產業人才同頻共振,鎮江作為產才高地和福地,已在悄然崛起。(記者 梁和峰 單杉 通訊員 李玥)
(來源:鎮江市人民政府網站) 【投稿、區域合作請郵件 信息新報 3469887933#qq.com24小時內回復。】
上一篇:全球熱資訊!甲拌磷毒性大嗎_甲拌磷的毒性有多久簡介介紹
下一篇:最后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