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
“以前材料用了多少,月底才知道,現在先做材料預算,材料用多少領多少,能回收利用的就盡量不領。每一筆材料領取的時間、數量和使用情況都有據可查,發現今天材料用多了,明天就有意識去控制,這可都是市場化管理帶給我們的‘福利’啊……”眾泰煤焦化煉焦二車間核算員閆玉敏開心地說。
“可不是嗎?最近煤炭市場比較低迷,經濟效益不好,更要懂得開源節流,這內部市場化的完善就是雪中送炭……”剛從外面回來的煉焦二車間技術主管吳洪印趕緊補充道。
如今,眾泰煤焦化各車間主任都養成了這樣一個習慣:每天早上打開電腦第一件事就是進入眾泰煤焦化“內部市場化信息”查詢系統,點擊內部市場化經營日報,日報中將每個班組、每個車間的經營情況進行公開,車間每天的收入一目了然,材料費、電費、維修費、設備修理費等支出情況也“躍然網上”,一加一減就是車間經營盈虧情況。該公司原料一車間主任李志剛一邊看一邊算,笑著說:“每天看看盈虧情況,心中有了數,就能控制好我們車間的成本”。
為提高全員勞動積極性和自我管理能力,增強員工的經營責任感,眾泰煤焦化在生產經營各個環節創新實施了市場化管理。
該公司成立以黨政主要領導為組長的管理小組,明確此項工作是一把手工程,各車間、部室的主要負責人負總責,負責指導管理運行和監督的職責。同時,利用微信公眾號、QQ群、各種會議、宣傳欄等載體進行全方位、立體式宣傳,使廣大干部深刻理解推行內部市場化管理的目的、意義和具體操作方法,從而促使員工從“要我節約”向“我要節約”的思想轉變。
同時,該公司還制定了管理考核實施細則,詳細規劃了各階段的具體工作,對項目指標進行分解,公司每月月初下達各車間、部室的材料費用、用電計劃、產量任務等一系列指標,按價值量層層分解到每一天,然后在車間、部室將當日計劃任務分解到各班、各組和個人,形成由大到小、從宏觀到具體的指標體系,直到各個班、小組、個人都有自己的生產任務、經營指標和安全質量指標,并確定相應的完成指標的保證措施和落實專人加以負責。
項目指標的分化使每個班組、每個員工清楚自己班組的生產計劃、工作量和質量要求,當班工作必須當班完成。通過生產任務的層層分解,該公司將過去每月對生產結果的管理變為每日的檢查和分析,對每班生產任務的考核變為對每個崗位工的考核分析,為安全生產提供了優質保障。
下一篇:最后一頁